毛細管柱進樣系統(tǒng)的分類與比較
在針對樣品進行氣相色譜分析的時候,由于樣品的性質(zhì)、檢測的標準以及相關(guān)的分析技術(shù)各有不同,所以會采用不同的進樣系統(tǒng)和進樣技術(shù)。本文克萊克特自動進樣器廠家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毛細管柱進樣系統(tǒng)的分類與比較。
(1)分流/不分流進樣。由于毛細管柱的樣品容量只在納升級水平,而如此小的試樣體積是無法單靠微量注射器準確進樣的。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流法進樣,即采用常規(guī)微量注射器將微升級的試樣注入氣化室,但在氣化室出口將樣品蒸汽分為兩路,僅讓很小部分進入色譜柱進行分離,絕大部分則放空,這兩部分氣流比稱為分流比。
(2)冷柱頭進樣。所謂冷柱頭進樣是在無隔膠(即硅膠墊片)、無樣品分流、無閃蒸加熱汽化即“三無”的條件下,將樣品直接進到處于“冷”狀態(tài)下的色譜柱柱頭上的進樣技術(shù)。由于是冷柱頭,進樣區(qū)不加熱,避免了樣品組分的分解、重排、反應(yīng)等歧化問題;也可采用無隔墊進樣,避免隔膜污染影響的同時也不受針頭選擇性蒸發(fā)和氣化室非線性分流的影響。
(3)程序升溫氣化進樣。冷柱頭進樣后需要對進樣口加熱方能進行后續(xù)分離,如果色譜分離系統(tǒng)采用程序升溫操作,那么進樣口的升溫速度便十分敏感:升溫速度慢必然引起譜帶擴張,升溫速度快有助于高沸點組分的聚焦,但過快則并不一定有利。因而,可以引入程序升溫模塊,將冷柱頭進樣模式與分流/不分流進樣模式相結(jié)合,組成程序升溫氣化進樣。
- 上一篇:頂空進樣工作原理及優(yōu)缺點 2018/6/29
- 下一篇: AS-2902 操作說明書 2015/10/25